银行理财产品闯关权益投资:PK公募基金战绩如何?
权益型理财产品更追求绝对收益
银行理财的收益表现上,在今年市场货币政策宽松的大背景下,随着市场利率的下行,银行理财的平均收益率也有所下降。截至10月,全市场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指数有所下降,当月银行理财收益率指数为3.56%,较2019年末(3.94%)下降38.48bps。
具体到权益型理财产品,从公布了净值的部分权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来看,截至目前,绝大部分产品的净值都在1以上,仅个别理财产品净值低于1,但也超过0.99。在这些公布了净值的产品中,净值最高的是工银理财的一款3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公布的净值为2.0550。
在今年的银行理财市场中,最受追捧的当属固收产品和固收+产品。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以来,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债市出现回调,纯固收净值型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固收+”净值型产品由于采取多元的资产配置、优化的投资策略,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走势依然平稳,始终维持在4%以上。其中,6个月期限产品中,股份行“固收+”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最高,达到4.1%,超过各类型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值10BP。
不管是固收+产品还是权益型产品,都代表了银行理财真正意义上转型的表现。相比现金管理类产品,固收+、权益型产品在管理上有较高难度;相比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最大的特点在于客户绝大部分是个人投资者,并且是风险偏好较低的普通投资者,因此对机构的投研能力、产品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决定了,银行理财的权益投资与公募基金根本不同,更多追求的是绝对收益策略。
无论如何,权益投资一定是未来资管行业重要的主题之一。近期,来自监管层的各种声音也在明确鼓励引导资金进入权益市场。如,银保监
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今年全年公募基金入市规模在1.5万亿元左右,2021年有望突破2万亿。总体来看,明年股市的宏观流动性虽然会略有收紧,但微观流动性非常充裕,股市将继续走牛。

- 股民观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