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微粒贷授信纷纷降额 头部平台规模面临缩水
用户近日反馈称,收到微众银行旗下微粒贷推送的“额度调整通知”,内容显示:微粒贷额度将于2020年12月26日下调至20万元,已有借款不会受到影响。而此前微粒贷提供个人最高30万元授信额度。对此,微众银行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监管人士曾点名花呗、白条等产品,并直指金融科技公司存在过度授信、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11月初发文表示,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更加值得高度关注。与持牌金融机构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赖购物、交易、物流等行为数据,更多依据借款人的消费和还款意愿,缺乏对还款能力的有效评估,往往形成过度授信,与场景诱导共同刺激超前消费,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人深陷债务陷阱,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东吴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马祥云指出,目前互联网巨头以“火车头效应”带动下沉市场信贷规模过快增长,本身就是风险敞口,毕竟信贷业务本质上不可能脱离周期波动,金融科技也无法摆脱金融规律。从监管者视角来看,互联网贷款业务风险核心在于规模庞大、风控过于集中,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主导风控、传统金融机构承担资本的模式下,客观上形成风险转移。
实际上,针对上述各风险点,2020年7月,银保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 就已明确规定,互联网贷款应当遵循小额、短期、高效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授信期限不超过一年。
《办法》还提出,规范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贷款限额、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限额及出资比例、合作机构集中度、不良贷款率等。
马祥云分析称,在此背景下,明年针对行业的监管政策可能边际收紧,头部平台的贷款规模可能下降。

- 股民观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