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集中度新规落地半月无碍信贷“开门红”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新规对于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的持仓规模是否纳入房地产信贷集中度仍未明确说明。若不纳入,银行通过发行RMBS将按揭贷款资产出表,可以释放更多的按揭贷款投放空间。近日,农业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和委托人发行“农盈
一般而言,银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CLO)有助于腾挪资产结构、改善资本充足率,而目前CLO发行占比最大的就是RMBS。标普评级认为,中国的RMBS发行额在2020年下降,2021年有望回升。部分原因在于预期2021年全国住宅地产销售增速将持平,以及对开发贷和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加强调控亦将产生影响。
从长期看,新规利于银行优化信贷结构,稳步释放房贷风险。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撰文指出,目前,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39%,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不少分析指出,房地产贷款占比太高会给银行带来风险,房地产类贷款投放金额减少,将会倒逼其调整资产结构。
遏制居民杠杆率过快上涨
房贷集中度新规的实施不仅长期利好银行缓释风险,也利于稳住近年来居民杠杆率迅猛上涨的势头。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48.8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28.8%。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3.7万亿元,占房贷余额的比
另据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NIFD)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了5.6个百分点,由上年末的55.8%上升到61.4%。三个季度分别上升了1.9、2.0和1.7个百分点,一二季度的增幅都较大,三季度增幅有所放缓,但增幅的绝对水平仍然较高。居民部门杠杆率主要由住房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所拉动,短期消费贷款仍在负增长区间。
近年来,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可能蕴含的风险被重视,尤其是因房贷压力过大使得消费收缩的现象引发关注。NIFD指出,房地产交易回升带动居民住房贷款提高,也部分拉动了居民经营性贷款增速上升,成为居民杠杆率攀升的主因。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高于全社会一般贷款利率,也高于个人经营性贷款利率,刺激部分住房贷款需求以个人经营贷变相进入房地产,造成一定的风险积累。居民经营性贷款与非金融企业银行贷款增速之间的缺口愈发扩大,亦当充分重视。
“前期地产融资‘三道红线’是从企业需求端约束房地产债务增速,本次政策是从银行信贷供给端约束金融体系在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暴露,最终核心是约束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实现结构性控杠杆。”广发证券研报认为,预计后续居民部门信贷增速会逐渐向行业整体贷款增速收敛,预计2021年银行业贷款增速会回落到12%。

- 股民观点(0)